科技、科學、中醫藥
Mr. Arthur YEUNG Ting Wah, MCMIA Chief Executive
2020年為MCMIA成立的二十週年,在此際當上了協會的理事長,實屬榮幸,但亦感到不少的壓力,由於本身並沒有醫藥的背景,對中醫藥亦是從零開始,可能是上天的挑選,現在卻從事了這行業。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見証著香港在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騰飛,各行各業都在蓬勃發展,當時的中醫藥雖然還未正式規管,發展亦相當不錯,特別是藥材貿易,香港是重要的轉口港,唯當時一般市民,使用中醫藥的,都給予人一個傳統或甚至落後的形象。究其原因,當時之中醫藥,由於科技上之局限,缺乏現代科學的研究,所用之言辭,不少是艱深抽象的形容,難免予人不科學的感覺。
隨著科技之進步,科研設備之普及,近二十年的中醫藥研究也變得更科學,以前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很多都能以現代科學的用語,甚至數據來解釋,而老百姓亦因此而對中醫藥有更多的理解,因而接受中醫藥療效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少是年青人,甚至是外國人。
對於筆者來說,亦由於家人的經歷,深信中醫藥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其中一軼事可與大家分享,話說在十多年前,我家小兒才兩、三歲的時候,突然在手、腳及面部出了不少紅疹,看遍中、西醫亦沒法根治,而當時亦正盛夏,小孩痕癢難眠,心痛不已,但不料小兒在無心之下,喝了一大瓶濃縮蘆薈汁,隨即肚痛大作,瀉下不少宿便,奇蹟亦即出現,本身有紅疹的地方開始擴散,手、腳、面也變得通紅,但竟在短短一夜間,所有紅疹全退卻,皮膚回覆光滑,與之前簡直判若兩人,惜當時還沒有智能手機,未能拍下當時情況,作為紀錄。但此經歷馬上令人聯想到『排毒』這兩字,而亦正正體驗了中醫『瀉』之重要性,當然今天對此事亦可有更多科學的解釋。我家小孩因親身經歷,對中醫藥有一定的信心,而當他和他的同輩,甚或與外國朋友分享時,已經變成活生生的一個中醫藥推廣大使。相信在香港可能也有不少這樣的推廣大使,雖然他們不一定知其療效的原理,但就體會到『循證醫學』的結果,而他們亦潛移默化的推動著中醫藥。
香港在這二十年的中醫藥的國際發展,起著不少的作用,特別在大學的科研,香港各所大學和世界上不少頂尖的學府都有著各方面的聯繫,不少卓越的科研的成果,可有效的通過這網絡,讓世界知道,這正正是香港的優勢;香港的學者,不少是放洋海外,受著西方教育的培養,但本身又有著中華文化的背景,所以能從西方的角度去理解中醫藥,亦更能從西方的角度去解釋中醫藥,此優勢亦是香港能擔當成為中醫藥國際化基地重要的因素。
除了科研之外,中醫藥國際化,商貿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一直以來,香港都以進出口貿易及轉口為主要的經濟活動,香港有著豐富的貿易經驗,無論從產品設計、功能、包裝,甚至交易條款,都能好好適應國外不同買家之需求,雖然中醫藥是較傳統之行業,有好些產品銷售了好幾十年也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亦有不少產品以全新的包裝、宣傳手法打到國外市場,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香港的中醫藥產品亦開始引入新的科技原素,如DNA測試、物聯網、區塊鏈等等,都可提升產品或服務的價值,而香港亦有一個很自由的環境,讓不同的科技融合在一起。
從本會的會名已知道『現代化』、『國際化』乃本會最主要的目標,在過往的二十年,無論從科技或科學的進步,使得中醫藥的發展從落後的粗大黑變得有一定的科學水平,亦逐漸從本地市場走出國際舞台,這全憑各方面的專家人才作出的努力,當然目前亦不能說得上是大成就,而僅是在壯闊的前境中踏出小小的一步,但筆者相信中醫藥能藉著香港的各項優勢,仍然有很大很大的發展空間,亦希望本會在未來的五年、十年、二十年….,與各同寅攜手讓中醫藥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不畏艱辛,砥礪前行 ——魯展雨會長致辭
“千古光陰一霎時”。轉眼間,香港“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已走過二十載春秋。漫漫的二十年長路,每一波潮汐的跌宕,何不是我們協會戮力同心的力量展示和精彩的綻放?每一輪太陽的升起,何不是我們在推動香港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和“大中華中藥一體化”進程中點亮的希望?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共同慶祝協會成立二十周年。作為新任會長,我感到很榮幸!但也深感登高履危之責任重大。然而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既然大家信任我,並委我以重任,我將不負使命,與各位副會長,董事和理事協力同心、砥礪前行,在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在推動香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協會自2000年成立以來,從無到有,從稚嫩到成熟,走著一條條崎嶇的路。二十年來,在創會會長黃伯偉先生和歷任會長的帶領下,協會始終以推動中醫、中藥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早日實現為目標,充分發揮協會的職能作用,使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展。協會通過舉辦中醫中藥國際學術研討會、展覽會、各層次的論壇、訪問考察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院士、科研單位、中醫藥界、各種醫藥商會將中醫藥領域最新科技、最高成就和各種商機交流互動,並利用國際互聯網傳播中醫藥信息,從而促進中醫藥科技及商務在海內外的拓展。協會還關注和支持香港政府擬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國際中醫藥中心的計劃,並將協會關於中藥標準化、技術規範制定和政府決策的諮詢論證向港府建言獻策,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使協會的作用力和影響力不斷攀升。
當前,在“一帶一路”大格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在“新冠”疫情肆虐給人類帶來全球性災難的今天,無論是進一步整合會員資源,推動香港與內地中醫中藥學術交流合作、積極推行香港中成藥生產品質管理規範等現代化手段,致力提升本港的中成藥品質水準,進一步衝破國外法規的技術壁壘有利於加強中醫藥貿易及國際化、中醫藥今年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中捷報連連,在在突出中醫藥發揮的顯著功效,為國家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對協會來說是千載難逢推動中醫藥在海外影響力的很好契機。2019年6月,香港政府設立的中醫藥發展基金正式啟動,開始接受中醫藥業界及相關團體申請,以促進中醫藥界發展,提高業界整體水準。旨在為中醫藥界和中醫醫院培養人才、促進與中醫藥有關的科研,支持本地中藥商提升GMP認識水準以及按法例註冊中成藥,並加強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等等。我們應該順勢而為,秉持推動中醫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信念,繼續發揮協會在推進香港中醫中藥國際化科學技術的契機和發展,促進中醫中藥科學技術普及及推廣諸多方面的職能,全方位搭建好協會為會員、為行業與政府之間搭建一道溝通的橋樑。讓協會在未來五年再上一個新的台階、讓會員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更多收益。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致力於推廣中醫藥文化在海外的影響、推動世界對中醫藥的接受和認同我們責無旁貸。歲月回眸,協會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在摸索中不斷壯大,真可謂攬盡風雨苦亦甜。二十年來我們初心未改,儘管未來的路崎嶇而漫長,任重而道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堅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協會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定會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推廣譜寫新的篇章。